2022-02-18 17:40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去年,河北省加大基层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乡镇多功能运动场70片,提前高质量建成健身社区、村庄健身设施10906处。”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马金亮表示,截至目前,全省各类体育场地达16.44万个,实现了社区15分钟健身圈、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平方米。 与此同时,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力量不断增强。作为全国唯一“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试点省,河北省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目前达121家。县级以上体育总会、老年人体协、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2.83万名。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实现全覆盖,县级达到54.8%。 2020年,健康河北领导小组印发《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通过建立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和强有力的推进机制,紧扣全省居民健康需求,实施15个专项行动,全面推动健康中国·河北行动落地见效。 赛事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更有获得感。2021年,全省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超过1600项次,举办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0余项全省联赛,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日、重阳节系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加快推进。疫情期间,组织开展“体育战‘疫’居家科学健身”活动,面向社会推送、展播居家健身视频等7300余条,累计浏览量达3000余万,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体育力量。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日前,《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方案》正式印发。自2021-2022学年起,全省新升入七年级的学生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由过程性考核和现场测试两部分组成,总分为50分,记入中考录取总分。 增加的是分值,体现的是关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河北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关注。 为此,2021年,河北省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出台实施意见的省份。 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必须补齐场地设施、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短缺“短板”。保定市竞秀区在加强既有场地设施管理维护的基础上,加大对学校新建体育场馆的支持力度;秦皇岛市近三年来投入5900多万元,新建了17块人工草皮足球场地,更换、修缮场地33块……解决体教融合“最后一公里”,河北省多地积极尝试。 根据《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开齐开足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邯郸市邯山区还试行了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将学生体育锻炼延伸到校外。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引导和激励他们“动起来”。“十三五”时期,我省命名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308所、省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45所,建成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191个、省级青少年俱乐部150个,举办京津冀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冬令营等各类青少年冰雪活动150余场次。2021年,成立省、市级青少年体育运动中心12所,开展了“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系列主题活动、青少年科学健身知识指导普及系列活动等。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探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好机制、好做法,引导带动广大青少年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一起向未来,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注入强大奋进力量。”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王家刚表示。 (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