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为了引起全社会对肥胖的重视,3月1日,由

2024-03-24 22:47   作者:佚名   出处:网络    

  导读: 会上,中国肥胖联盟宣布正式成立中国肥胖联盟正式成立/图源组委会提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表示,中国肥胖联盟以提升全人群的体重健康水平为使命,通过多学科融合及全社会参与,促进健康教育、专业培训、转化研究和医学诊疗,最终实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为了引起全社会对肥胖的重视,3月1日,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中国肥胖大会主办,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支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二十一世纪教育基金会承办的“中国肥胖大会沟通会暨中国肥胖联盟成立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会上,中国肥胖联盟宣布正式成立

中国肥胖联盟正式成立/图源 组委会提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表示,中国肥胖联盟以提升全人群的体重健康水平为使命,通过多学科融合及全社会参与,促进健康教育、专业培训、转化研究和医学诊疗,最终实现人人拥有健康体重,共同享受健康生活的愿景目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图源 组委会提供 多方携手应对肥胖难题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导致较高的过早死亡风险,还与多种慢性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相关世界肥胖联盟发布的2023《世界肥胖地图》预测,到2035年全世界将有19亿人患有肥胖症,预计2035年超重和肥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4.32万亿美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超过50%,且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张忠涛教授指出,我国肥胖的防治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公众的健康素养不佳,对肥胖症及其危害的认知不足。

同时在专业领域内,还呈现科研不足,治疗方法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医护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等问题另外,在社会层面存在科普知识鱼龙混杂,以及对肥胖患者的歧视和污名化,患者难以寻求公平有效的治疗等问题他认为,应对肥胖相关的问题与挑战,应该多维度、多学科、全社会共同参与。

2021年,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的倡导下,多学科专家联合发起了首届中国肥胖大会通过学术探讨与学科交叉,推动肥胖领域临床实践、学术研究、专业教育、疾病防治,已成为肥胖疾病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

依托两届中国肥胖大会的成果,中国肥胖联盟由减重与代谢外科、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营养科、心血管内科、代谢生物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肥胖相关的专业机构、公益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媒体共同发起成立,是中国肥胖防治工作的重要平台。

据介绍,中国肥胖联盟将逐步搭建国家肥胖监测和诊疗数据平台,跟踪肥胖患病趋势和相关临床结局;开展结构化培训,提高肥胖诊疗专业技能;建立多学科合作的肥胖精准诊疗范式,提升肥胖疾病医疗质量;促进医工、医药合作,推动创新减重医疗产品研发转化;在公众端开展科普健康教育,使全人群重视健康体重自我管理。

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肥胖精准诊疗体系势在必行肥胖作为慢性疾病及其他众多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与2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和胆结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相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宇清教授介绍,由于肥胖患者有很多相关的并发症,涉及多个学科,患者通常有不同的病程、不同的肥胖程度,不同的合并症,大多需要多学科共同治疗,接受长期甚至终身管理。

另外患者还通常伴有心理问题,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宇清教授/图源 组委会提供 肥胖的多学科融合诊疗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相关学科的专家联合为患者提供精准化、全方位、高质量的体重管理方案,根据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定制精准的减重方案,科学规范地使用手术、药物和生活方式管理,这也是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化诊疗模式,通常能收到较好的减重效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介绍,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肥胖问题的聚焦,药物和手术等临床手段不断革新,目前在研的减重药物管线越来越丰富,药物研发、上市不断推陈出新,这为肥胖多学科深度融合的体重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图源 组委会提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指出,目前比较棘手的问题是临床诊疗缺乏统一的规范,治疗手段因学科而异,治疗方案随意性强,肥胖专科诊疗水平还有待提升。

他认为,肥胖治疗需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的多学科诊疗体系并向全国推广而此次中国肥胖联盟的成立,对于构建基于循证医学和医患共同决策的肥胖多学科诊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图源 组委会提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教授提出,应当重视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体重管理,而生活方式管理是贯穿体重管理全程的必要手段。

他认为,在多学科融合的诊疗模式中,以营养和运动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最终都需要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实现长久的体重健康陈伟教授建议,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才能让减重更易执行、效果更好,这也是维持长久体重健康的有效方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教授/图源 组委会提供 全社会参与科学减重中国肥胖联盟的任务之一是加强公众和医护人员对科学减重的理解,通过开展科普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在全社会营造科学减重的氛围。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房中则教授指出,关注肥胖的预防更为重要,我们通过临床科研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推动关口前移,从根源上改善肥胖问题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房中则教授/图源 组委会提供 据悉,在第二届中国肥胖大会上,与会专家共同启动了“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通过科普、义诊让公众关注体重健康,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公益帮扶,让肥胖人群远离歧视得到关注和关爱。

为助力提升全人群的健康体重水平,本次活动还宣布启动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焕新升级的中国肥胖大会将往届积累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拓展延伸,携手更多社会力量,开展体重健康促进行动。(文/项乔)举报/反馈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