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12:0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5年1月份,朱骁潇在老家无锡的一间地下室里,开发出了一款名叫FitTime的App。它是个健身移动教练,你可以跟着内置的教学视频进行健身学习。它还是一个社区,你可以发布自己的健身心得,或者拍照跟朋友分享自己的腹肌、人鱼线。 在无锡,朱骁潇很难找到移动互联网方面的技术开发人才。他的天使投资方、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劝他赶紧搬到北京。2015年2月春节刚过,朱骁潇和合作伙伴一道,带着创始团队的6个人来到北京,成为扎堆望京SOHO的众多创业公司中的一员。 本身就很痴迷于健身,24岁的朱骁潇看起来块头十足。他曾在英国求学5年,念到研究生阶段就开始琢磨创业。他发现在健身行业发达的英国,售卖相关食品的电商正如火如荼。朱骁潇2012年回国后,于2013年年末先创办了一家专卖诸如蛋白粉一类运动营养品的电商网站。为此,他在人人网建立一个名叫FitTime的公共主页,用来为电商业务凝聚粉丝。这个自称语文极差的男生,最终通过运营在人人、微博以及微信等平台的FitTime账号,获得了接近250万粉丝的关注量。 朱骁潇的电商业务因此曾赚了不少钱,同时也吸引来了投资人的注意。2014年年初,徐小平带着百万元级别天使轮资金找到朱骁潇,告诉他如果想做更酷的事情,最好前期别急着做商业化,不妨先专做健身文化。朱相信徐小平的判断,立即停掉了电商。2014年晚些时候,他又拿到经纬的A轮投资,之后决定研发针对健身文化和社交的App。 就在朱骁潇刚刚落脚北京的同一个月,距他新办公室只有50米远的望京SOHO的另一栋塔楼内,一款名叫“火辣健身”的App也刚刚诞生,呈现的内容其实和FitTime相差无几。火辣健身还未诞生前,其创始人徐威特已经让它含着金钥匙了。戴黑框眼镜、眼睛细小的徐威特,是安卓论坛机锋网的创始人之一。2013年,机锋网被A股公司爱施德全资收购,他在卖掉股份后先做了两年投资人,2014年当还只是脑子里装着一个健身领域创业点子时,徐威特就连续拿到两轮投资。 还是那个2月,距离望京SOHO西南10公里外的一座四合院内,90后的王宁正处于特别紧张的状态。2月4日,也就在春节长假前,王宁的创业团队上线了一款跟朱、徐相似的产品,取名为Keep。 这是王宁的第一次正式创业,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期待也有恐惧”。创立Keep的半年前,王宁刚从一所不知名的大学毕业,先后在六家公司实习。在创办Keep之后,在线教育公司猿题库的实习经历以及一个课程表类的失败创业项目,成为了他的创业“红宝书”。在旁人眼里,这个平时走路喜欢弓着背、有点外八字的年轻人,对于创业有着天然的冲动,并善于付出行动。 一个手握数百万粉丝的健身达人、一个互联网持续创业者和一个野心勃勃善于行动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在辞旧迎新的这个2月在同一个赛道忙着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同时也彼此正式成为对手。 “在我开始做的时候,看不起我们,但自己又做着跟Keep一样的事儿。”谈到对手,王宁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抱怨说。 事实上,这些高度同质化的创业故事,各家为了努力营造出区别,在需要对外描述起自己的模式时,乍一听都有点复杂,但同时也都有点虚张声势。他们在记者面前一方面揭露对手是在伪装真相,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伪装着自己的真相。比如,这三家产品都会争着说是自己第一个创立“教学+社区”模式健身App的。再比如,这些人都会说自己积累用户的手法很单纯的同时,也会不点名地批评同行存在的刷榜行为。 朱骁潇揭发说,他见过竞争对手通过刷假数据来骗融资,但这种事“行内的人是看得懂的”。 在Keep还没上线前,朱骁潇就已经知道这款产品了。因为活跃于他那些健身媒体的粉丝们,曾经讨论过Keep的内测版本。但他和徐威特也是后来才意识到,王宁会成为自己的头号竞争对手。 这个2月份,这些创业者都同时关注到了一个跟健身App领域看似无关的消息:情人节那天,同质化的打车软件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并拉开了互联网公司合并潮的序幕。 这个消息背后蕴藏着残酷的道理:一家创业公司有资金支持并且跑得足够快的话,就有可能成为行业巨头,那么未来合并的主角是你,新一代的霸主也是你;但如果你因为各种原因比对手慢了半拍,一切努力在终点处便都化为乌有。 朱骁潇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公司以及整个行业的命运:“撑死会出现两家规模大的,而第三、第四,要么被合并,要么被淘汰。” 编辑:何琪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