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末”——艺术营养餐 饕餮12年

2017-04-26 12:0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肖秋怡,这名当年的“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团员、如今的中国音乐学院大三学生,便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文化周末”的这一宗旨。有着跟肖秋怡类似经历的文艺青年还
佩刀暴君马格马星人 蝎魔外道 邪帝圣皇 写书楼 辛卯护符 辛欣近况 新汉唐教师资格网 新坚力资源 新岳飞传电视剧全集 心坟 19楼 心海怒潮

肖秋怡在中国音乐学院的表演中 (受访者供图)

  2005年,“文化周末”首演请来广州交响乐团。(资料图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满元、黎慧莹、黄紫玮 通讯员莞萱

12年,“文化周末”由最初的一台晚会,衍化成集内容、平台和服务于一体的十大系列工程之一,成为国内响当当的基层文化品牌,并于2009年被授予“国家文化部创新奖”。

12年,莫言、王蒙、贾平凹等华语文坛大家都做客过“文化周末”大讲坛,为东莞市民送上文化盛宴的同时,也让众多名家认识东莞、了解东莞,并与东莞结缘。

12年,多少懵懂少年,从“文化周末”的讲坛出发,脱胎而成青年学者;多少位追梦少女,从“文化周末”的舞台出发,变身成为艺坛新星。

12年,数以十万计、百万计的受众受到“文化周末”的滋养。

4月15日,是莞城“文化周末”开办12周年纪念日,记者走进“文化周末”,听它的参与者们讲述自己与“文化周末”的故事。

中国音乐学院学生肖秋怡:

从“文化周末”合唱团踏上音乐路

“为普通人撑起文艺梦想”,这是莞城“文化周末”的宗旨之一。肖秋怡,这名当年的“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团员、如今的中国音乐学院大三学生,便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文化周末”的这一宗旨。

生于1996年的肖秋怡祖籍湛江,现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已读大三。“是‘文化周末’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她告诉记者。

由于父母从家乡来莞经商,肖秋怡从小便生活在东莞。她爱唱歌跳舞,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有一次,“文化周末”合唱团的赖元葵老师去学校合唱团作指导,从此她便与赖老师结了缘。

“当时赖老师就是我的偶像,用现在的话说,我就是迷妹一枚。”肖秋怡说,赖老师上课特别风趣,在教大家唱歌的同时,还从歌曲本身的背景故事出发,详细、生动地给大家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后来,她进了“文化周末”合唱团,在第一节课上,就听到团员们用优美的和声唱《美好的远方》……“赖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直到晚上下课,我都一直很认真很认真地上课。音乐把我带进了一个非常非常美好的世界。”肖秋怡说。

肖秋怡说:“‘文化周末’合唱团的排练氛围很好,那是一种艺术的熏陶。组织方特别注重我们合唱团的发展,鼓励我们参加比赛,还排演音乐剧,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在这样的熏陶下,读高中的肖秋怡最终走上了艺考之路。她如愿以偿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成为中国顶尖音乐学府的一名学生。

有着跟肖秋怡类似经历的文艺青年还有不少,像王和卿、赵亮、张丁方……他们从“文化周末”的舞台出发,最终走上艺术之路。

铁杆粉丝李少文:东莞可不是文化沙漠

这12年来,“文化周末”吸引了一大群铁杆粉丝,在东莞做小生意的李少文一家,都是这样的铁杆粉。

2005年9月,李少文与妻子带着孩子从汕头老家来到东莞,就住在莞城文化广场旁。那时,“文化周末”刚刚启动,公益性突出,市民不管文化程度如何,只要愿意,都可以前往欣赏。于是,每个周六晚上的演出,李少文夫妇都会带着孩子去看。久而久之,全家人都喜欢上了艺术。12年来,每周末的文化周末剧场,他们全家几乎都没落下。

如今,他们的大孩子已读高中了,只要周末有空,他也一定不会缺席周末的文化剧场。2008年在东莞出生的小孩子也越来越喜爱音乐,如今已是“文化周末”合唱团的一名小团员。

李少文说,不仅家里孩子受益于“文化周末”,就是他自己,也是受益匪浅。

他笑着告诉记者,前些日子,他回汕头老家参加同学聚会。聚会上,同学们都感叹说他“去了东莞以后改变了很多”,尤其是对音乐、舞蹈、诗词等的认识,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他们说,学习时的我成绩差,还是个‘小蛮仔’,如今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还彬彬有礼……”

李少文说,听到同学们的夸奖,他得意地告诉他们,其实,改革开放后的东莞不仅是有钱了,而且精神文化生活也非常丰富。

“我把东莞的‘文化周末’、玉兰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少年宫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即使在这样的地方赚到的钱不比在家乡经商更多,但我们一家人在东莞过得很开心。”李少文说,“我用自己和家人在东莞的变化告诉他们,东莞可不是文化沙漠!”

李少文说,我的孩子们自幼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对他们来说,太有益了。“如今,孩子的爷爷奶奶看的粤剧和演出都没有我9岁的孩子多,而且孩子欣赏到的都是些高品质的、高雅的、来自世界各地知名艺术家们的表演,这或许是家乡人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用‘清欢’两个字来形容自己来到东莞后的感触和变化。”李少文说,“清”代表自己的生活过得一般,“欢”则代表自己过得很快乐。他说,就是因为这些,他和家人都更愿意留在东莞。

“文化周末”12年——

一台晚会

一个少年合唱团

一个大讲坛

一个演艺中心

一份报纸

一本杂志

一个俱乐部

一个培训中心

一百辆大篷车

4月15日,莞城“文化周末”迎来开办12周年的日子。当晚,意大利之夜——意大利蒙蒂·比扬科双钢琴组合音乐会在“文化周末”剧场隆重举行。数百名观众陶醉在美妙的琴声中。

12年来,“文化周末”已无数次地如此令人大饱耳福和大饱眼福——据“文化周末”工程工作人员王桂君介绍,自2005年“文化周末”开办以来,类似的晚会已举办了600多场,吸引了近50万人次观众前来欣赏。

而12年前的4月15日晚,是“文化周末”的首演,当时请来的是广州交响乐团,上演了一场“走进交响乐”的音乐会。对当年那场演出,“文化周末”工程负责人曾理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我们没有经验,而且如此高雅的音乐会在东莞还是首次上演,演出的剧场是几乎处于闲置状态的会议大厅,设施有限,为了保证音响的效果,我们只好把整个会议大厅的空调关了。晚会开始不久,不仅演奏人员满头大汗,观众也是。如此情景,对于广州交响乐团的指挥家和演奏家们来说还是头一次。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现场的观众没有因为热而受到影响,大家都听得非常投入,演出获得圆满成功。”曾理说。

“真没想到东莞观众对交响乐有如此热情!”广州交响乐团人员留下这样的评价。

如今,“文化周末”已有一台晚会、一个少年合唱团、一个大讲坛、一个演艺中心、一份报纸、一本杂志、一个俱乐部、一个培训中心、一百辆大篷车。2009年,“文化周末”获国家文化部创新奖。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亚健康九种状态 食物逐个击破
    • 7类滋补食物 养出健康美丽女人
    • 常吃这4种水果 助女人抗衰老!
    • 你认为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一定对
    • 小心!吃这些食物会使你变更黑
    • 辣味健康吃法 让你过瘾不伤身
    • 5个饮食清肠方 让你排毒又减肥
    • 十种蔬菜的错误吃法 小心致病
    • 简单几招 让你跟大黄牙说byebye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