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7 12:3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都属营养不良范畴 “一说到营养不良大家就觉得应该是骨瘦如柴,实际上营养不良的定义已经被欧美和中国的专家们逐渐的在不断的更新。”陈伟表示,“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都叫营养不良,肥胖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 据介绍,营养不良的患者所带来的隐患除了增加住院时间、延缓伤口愈合、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外,还会增加死亡率。“一旦营养改善了,这些情况都有好转,最终影响到我国医疗的耗费。”陈伟表示,这类人群增加了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风险,“所以营养是大病,影响到整个国民健康的一个疾病。” 陈伟表示,我国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之后,马上将要出台关于营养对健康促进的2030规划,强调了营养在疾病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全国30%—50%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我国一年的住院人群是2亿人次,意味着有6000万人次存在营养问题。此外,还有将近5亿到7亿人次的门诊人群,这些门诊人群大约有1/10的人存在营养问题。陈伟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人群和比例,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关注营养不良相关的问题,提高国家整体健康素质。 如何进行快速评价分类给患者具体指导,让他们摆脱营养不良的威胁,是目前陈伟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的科研课题。 中国网财经5月17日讯(记者 杜丁)人们生病的第一反应是不思饮食,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主任、副教授陈伟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国30%—50%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我国一年住院人群是2亿人次,意味着有6000万人次存在营养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网财经医药频道推出系列报道,通过专访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创新成果,推动国家加大对医学科研的支持力度。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开栏语:当前,我国医疗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以个性化医疗、基因组学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正在成为未来医疗的主要形态和目标。 出场人物: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主任、副教授陈伟:擅长常见疾病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现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学组副组长,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六种平价食物 让妇科病远离你 听说燕窝能养颜护肤,鲍鱼能滋养身体,但是,价格却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偶尔一两餐还还可...
缓解春困小妙招 吃葱助你抗疲劳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时常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的,加上春季病...
惊!喜欢吃鱼的你要小心汞中毒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说多吃鱼肉低脂低卡,常吃鱼肉有助身体健康,身材苗条。但如果不慎选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