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7 12:06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广也遇到了类似问题。2007年,卫生部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细致地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最需要注意的饮食原则,每天应该吃多少肉,吃多少水果,一天应该喝几杯水,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但因为没有营养法的保障,膳食指南的推广工作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业内呼吁营养立法 油盐摄入过量,就容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这些所谓的“富贵病”正在侵袭越来越多的人。据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低于6克,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容量;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食用油摄取标准为25克,也就是半两油,超过这个标准就可能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 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实行全部免费的福利型供餐计划,其费用由纳税人提供,采用中央食堂配送、学校安排自助午餐的做法。芬兰在1943年战争结束后,通过了一条法律,规定学校必须提供学生的营养素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免费为7~18岁学生提供牛奶,与午餐同时饮用,并把学生午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针对士兵的营养缺乏病,建立了战时食物配给制度,为公共营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3年,美国首次公布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建议,成为人群合理营养的科学依据。 近日,记者在北京的几大超市发现,销售桶装食用油的货架前人头攒动。花生油、调和油、大豆油、色拉油…… 针对目前我国营养工作的困境,专家呼吁,采取差别化的干预措施,改善食物与营养结构,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科学转变,已是刻不容缓。同时国家应尽快制定营养法,从而将国民营养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保障有关营养干预政策与措施的落实。 我国医疗系统内也有一个营养师职称考试,但这只面向在医院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专业人员,评级是主任、副主任营养师等。”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营养师的培训市场比较混乱,颁证部门层出。五花八门的营养师培训机构打着地方营养学会、甚至国际营养学会的旗号公然宣传,并声称自己的证书“最权威”。 张烨也表示,目前我国正处在预防营养相关疾病的最佳时期,营养立法的时机已到。“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将迅速发生变化,但也是营养干预的最佳时期。如果抓住时机,通过营养立法正确指导和保障国民改善营养,能够有效预防营养失衡,减少与膳食相关疾病,增进全民健康。” 1986年1月墨西哥政府颁布相关法律,决定由家庭综合发展委员会组织来援助儿童、妇女及弱势人群。早餐计划是该组织福利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发展主题,以教育为发展首要前提,以身体健康为必不可少的发展条件。满足儿童对营养与健康的需求,向他们提供食品援助保障儿童的营养权、健康权。 营养摄入情况存巨大差异 1946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国家学校午餐法》,将学生午餐纳入法制管理。1969年修改后的法律更加具体,明确提出免费向学生提供午餐。1969年5月29日,美国总统签署了《儿童餐卫生法令》。此外,还有《美国学校早餐法》、《儿童营养法》、《学生奶行动计划》、《妇女、婴幼儿特殊补充规划》、《儿童夏季食物供应规划》等。 据中国营养学会此前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需要营养师约500万人,而事实上我国每50万人中才有一个营养师,从事营养工作或具有营养学专业知识的人才缺口巨大。而在美国,凡是住院病人的治疗都必须有营养师的参与;在日本每330人就有1名营养师。 北京市卫计委公布的2010—2012年居民膳食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平衡膳食推荐每日油摄入量为25至30克、盐6克,而北京市居民植物油、食盐食用量分别为每日36.2克和9.7克,若按大多数家庭都在使用的2克定量盐勺计算,相当于每天多吃将近两勺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