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12:0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以前,妈妈都关注孩子更多,一切围绕孩子,跟孩子相关课程就爆满,其他课程积极性不高,只有一些奥运冠军啊,影视明星会比较多关注自己”张雨春在近10年的从业过程中,观察到了变化,“现在妈妈们普遍开始更多的关注自身,通过课程如何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从牺牲自己为孩子转变为做好自己为孩子,更注重榜样的力量。这种转变有助于妈妈们保持更积极的心态,更多的感受到孕育孩子的快乐。” 但是目前,类似于FORKISS孕妈妈俱乐部和大蜜减脂营这样明确以孕妇和产妇为服务对象的机构,还处于少数,市场上还有兼带提供相关课程的健身房、瑜伽馆和私教。不仅孕妇产妇群体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公立、私立医院、月子会所这些相关机构,都可以成为未来的合作对象。 在张雨春看来,他所从事的工作正处于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最开始的环节。 “我们是母婴和教育行业最前端,是入口,从时间轴来说,一位女性从一般的女性消费群体到一个母婴消费群体的转变,就是从孕期这个阶段开始的,她们在这个阶段开始建立自己母婴类的消费习惯,和品牌认知。哪家医院好?哪个月子中心更适合?妈妈们经常会和我们来沟通讨论。这种从怀孕期间建立的信任,加上在整个孕产期高频次的互动,会对妈妈们的消费选择发生非常大的影响。” 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母婴行业白皮书2016》中有估测数字,2017年中国母婴行业市场规模将近2.7万亿元。 对于庞大市场上的少数先驱来说,丰厚的利益和巨大的风险都是并存的。 消费者群体的特殊性对从业者提出了很多要求:孕妇产妇行动半径有限,距离和交通成为获取消费者的决定因素;消费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每个消费者所需的服务最多两到三次次,每次时间最长两年;大量潜在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并未形成,还需培养;重场景、实体化的开店模式,如何变得更轻,甚至怎样与线上结合? 不仅在中国,全世界范围内,孕期产后健身运动服务项目都是凤毛麟角。 BBC记者Sarah Poter曾经在新加坡,体验了一个来自荷兰、名叫Mom in Balance的孕妇产妇户外健身项目。与国内同类项目大多集中在瑜伽、普拉提等室内操课运动不同,Mom in Balance提供了更多的力量、有氧训练。目前,这个连锁品牌已经扩展到了荷兰、美国、日本、德国和新加坡等11个国家。 ▲Mom in Balance的成员在训练。 但是,Poter却在随后的报道中写道:“事实上,在全世界价值5420亿美元的健身行业里,想找到孕期健身项目不要太难。比如,全球健康研究所(GlobalWellness Institute)源源不断地报道健身产业,但是关于孕期健身的统计数据却没有只言片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瑜伽垫、健身球、空中瑜伽吊床,在健身教室里整齐排开,身穿各色运动装的女学员不到一小时就练得汗涔涔。只不过,走进这间教室的,有一半是自己“带球”运动的准妈妈,另一半是刚刚“卸货”成功的新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