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11:59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和家长正确认识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内涵,避免“挤出效应”。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广泛运用微信微博、广播电视、校园宣传等多种形式,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营养观念、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大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试点县和学校营养配餐能力。 河北、山西等10省(区)高度重视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合理调配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切实做好各方面的保障,确保全覆盖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推动相关省(区)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以下简称“全覆盖”)工作稳妥有序实施,5月23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督导的通知》,启动开展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督导工作,重点督查各地工作开展、供餐管理、食堂建设、资金使用管理、信息公开公示、宣传教育以及相关省(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工作进展情况等7个方面24项内容。6月12日至16日,在各地自查基础上,采取“双随机”方式,组织5个督导组,对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海南等10个省(区)进行了实地督导,督促上述省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到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有关情况如下: 一、各地主要做法和成效 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认真贯彻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实施。贵州毕节市和全省41个县设立了单独的学生营养办,30个县配备了专门编制和专业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安徽将营养改善计划列入扶贫攻坚重点工作和33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推行“五长”负责制(县长、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和“五组”工作制(食品安全、资金安全、宣传教育、体质监测、食堂建设等工作小组),着力解决制度建设、职责分工、资金落实、食品安全等重点问题。吉林把“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列入《教育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每月调度进展落实情况。海南、重庆将营养改善计划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力推进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湖北各试点县(市)均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专班,建立工作例会、工作简报、监督举报和调研督查等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吉林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伙房)供餐实施办法》,规范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管理。青海印发《关于解决好当前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突出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强化试点县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陕西开展省级营养改善计划示范县(区)和示范学校评选等活动,推动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实施。云南制订《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供餐准入管理办法》《企业供餐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家庭(个人)托餐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从制度上对各种供餐模式予以规范。三是开展督导检查,加强监督管理。安徽实行省级重点督查、市级定期巡查、县级全面检查工作机制,坚持专项督导、调研督查、分片包干、专项检查和独立督查员暗访检查、人大政协委员随机抽查相结合,并委托市场监管、审计等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全程监管和评估,规范计划实施和资金支付。贵州将营养改善计划纳入“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体系,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甘肃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作为市(州)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 (三)食品和资金安全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食堂管理不规范。部分省份试点学校在原材料出入库管理上存在明显漏洞,食品原料入库数量、出库数量、食谱使用数量三个数据不一致。部分试点县学校食堂生、熟食加工区混用,食品留样冰箱内生、熟食混放,留样容器未加盖,留样记录不完善,存在应付式登记、厨具、餐具消毒不规范等情况。二是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地区试点学校营养餐支出账目与普通餐账未分开,出入库单据及日常流水账目不够规范,部分食堂支出未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白条现象较多,物资出入库等方面没有做到日清月结、帐表相符。三是实名制信息管理不规范。一些省份试点学校问题学籍学生未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系统,影响了营养改善计划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四是信息公开公示不规范。部分省份试点学校信息公开公示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相关政策措施和工作进行情况未按要求公开,学生信息、成本核算、监督电话等具体信息不完备。 截至6月中旬,吉林、黑龙江、海南所有12个任务县已全部开餐。山西、内蒙古、江西、湖南16个任务县已全部开餐,其余19个任务县计划到秋季学期开学实现开餐。河北、安徽、河南41个任务县计划到秋季学期开学实现开餐。目前,实现全覆盖目标的28个县市共覆盖学校2447所,受益学生53.9万人。 (二)食堂供餐比例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食堂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个别地方食堂设施设备的标准化程度和食品加工制作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开水炉等高温设备安装位置存在安全隐患。部分省份试点县学校食堂餐厅面积严重不足,设施设备不完善,无法满足学生就餐需求。个别省份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和较小规模学校多数没有食堂,全面实施学校食堂供餐还存在一定困难。二是已建成食堂未及时投入使用。个别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因不具备经营条件,无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一些试点县学校食堂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要求,无法申领餐饮许可证。三是食堂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多数省份试点县市未能按1:100比例核算配备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和学校饮食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现有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流动性大。 四、督导建议 营养改善计划环节多,链条长,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从督导情况看,各地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强统筹规划,强力推进实施。相关省份切实加强统筹协调,认真做好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国贫县全覆盖工作实施。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做好工作部署。内蒙古召开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我区23个国贫旗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治区试点的意见》,就全覆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黑龙江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推进会议,就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工作传达国家政策要求,进行工作部署。安徽、河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推进会,为试点县前期筹备工作开展进行指导和支持,全力推进工作实施。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江西建立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部署各阶段工作,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了有力组织保证。海南建立通报、督办、专题研讨会等专项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开展专项督导,加大工作力度。江西对7个地方试点县进行实地检查,全面了解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帮助各试点县总结工作经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推动地方试点工作安全运行。河南对12个全覆盖工作任务县有关筹备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督促各地加快工作进度,完善相关制度和方案,抓紧做好供餐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秋季开学顺利向学生供餐。 (二)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统筹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和资金,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功能齐备、卫生达标的学校食堂,切实提高学校食堂供餐能力。食堂建设已竣工的地方,要抓紧配齐设施设备和从业人员,尽快申领餐饮服务许可证,及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六种平价食物 让妇科病远离你 听说燕窝能养颜护肤,鲍鱼能滋养身体,但是,价格却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偶尔一两餐还还可...
缓解春困小妙招 吃葱助你抗疲劳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时常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的,加上春季病...
惊!喜欢吃鱼的你要小心汞中毒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说多吃鱼肉低脂低卡,常吃鱼肉有助身体健康,身材苗条。但如果不慎选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