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2 14:2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六年前我们发布APP时,中国大量人群还不爱运动。所以,我们的任务是首先让你爱上运动。在2017年前,我们大量的工作是通过社交、一些有趣的方法鼓励用户运动,因此打造了一个运动社区社交平台。到了2017年,更多人已进入运动状态,他们开始有更好的追求。 这时我们的任务是如何给予用户安全、科学和有效率的指导。因此我们就对用户筛选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高价值服务,比如在线培训。”咕咚运动CEO申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波认为,体育产业互联网化是非常正确的方向。“很多人原来认为体育是一个纯线下的产业,因为需要空间,但是实际上空间运动和提供在线服务指导并不冲突。运动需要教练的反馈, APP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而且可以实时反馈。互联网可以跨越时间空间限制,让你在不同地方接受同样的服务。中国最好的教练资源在北上广深,广大的三四线城市没有好教练,互联网可以改变这一切,让这些最优质的教练服务三四线城市。这才是真正的全民健身,第一步是鼓励大家动起来;第二步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最好、最优质的服务。” 困惑 从数据上看,我国健身人群正在增长,但该领域也存在先天弱势。包括健身观念与习惯仍未养成、健身成本较高以及健身业态单一等。其中,最大的影响是健身观念习惯。 北美地区崇尚健身文化,健身理念根深蒂固,美国家庭非常重视从小对孩子运动习惯的培养,由此对运动的兴趣延续一生;国内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缺乏体育锻炼时间与机会,往往错过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对运动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很多人成年后意识到健康问题或者对身材有要求,才开始健身。 艾瑞咨询调研报告也显示,过半的国内运动健身用户(62.2%)反馈最主要的问题是难以长期坚持。此外,运动行为无人激励(46.4%)、运动装备不够舒适(36.0%)等问题也在困扰国内的运动健身用户。面对这些运动问题时,超过9成用户会主动解决问题,其中70.7%的用户表示会通过寻找有效的伙伴来解决相关困扰。进一步调研显示,寻找有效的运动伙伴相比于社交需求的寻找伙伴有着本质不同,初衷在于获取更专业的运动建议。 以唐姝这些年的健身经历来看,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坚持。在通过线上自主健身过程中,她也考虑过寻求专业教练帮助,但碍于高昂的成本这一方式并不可持续。据刘小妹透露,整体算下来,每年健身的支出已经占到她收入的1/3。 前索尼音乐台湾及内地创始人、百代唱片原亚太区总裁马修 · 艾利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也表示,尽管他对中国健身行业发展潜力抱有乐观心态,但马修也指出中国健身市场的一些问题。他认为很多健身房还处于从美国或者其他地方学习或模仿健身模式的状态,而没有以自己原创的力量在带动健身趋势。他希望中国最资深的健身人群能够扮演领导角色,带领其他人创造出很棒的概念出来。 GymSquare精练创始人唐欢认为,健身是吃、喝、玩、乐之后的下一个新蓝市场,2018年是健身产业的拐点之年。前20年中国健身行业野蛮发展,2018年开始进入以内容为核心,精细化发展的阶段。所谓的健身内容为王,是要探索符合中国人的运动健身方式。可能是器械训练、可能是团体训练,或者类似于广场舞类型。核心是要让用户参与健身,其次才是养成习惯。所以多样化的健身内容,可能是下一个20年最需要的。健身行业需要内部创新,比如探索适合中国人的运动健身方式,但更需要外部创新:从内容、品牌、运营等方面,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其中互联网和资本,大力推动了中国健身行业的加速变革。 “整个运动市场已经过万亿,而健身市场已经达到千亿。”申波并不能完全确定十年后,人们还会使用咕咚运动。但是他相信,运动意识培养之后,十年后,人们还是会在运动。 (编辑:陆宇)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