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饮食有这么神奇?

2019-02-27 12:06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谁是格鲁克?他身材瘦高、肌肉发达、行动敏捷,血压低,没有炎症迹象,胰岛素、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都非常理想。他其实是标准的“原始人”。来看看标准的
疯狂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疯狂猜成语的答案 疯狂猜成语乖 疯狂猜成语狐狸之墓 疯狂猜成语美 疯狂猜成语秋和树叶 疯狂猜成语日重 疯狂猜成语思想

谁是格鲁克?他身材瘦高、肌肉发达、行动敏捷,血压低,没有炎症迹象,胰岛素、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都非常理想。他其实是标准的“原始人”。来看看标准的原始人有着什么样的饮食方式。

他和家人的饮食习惯也确实很健康。他们采集野生种子、坚果、时令蔬菜,还有根茎类和浆果。他们会亲自狩猎和打渔来获取肉食。在觅食的间歇,他们还会利用天然材料建造坚固的庇护所,收集柴火,并躲避大型食肉动物。格鲁克的生活不但艰苦,而且相当危险,并且对体能有很高的要求。尽管如此,这位仁兄看起来也毫无压力。他总能想办法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能找时间在潺潺小溪边享受宁静。从各个方面来说,他都特别适应环境。

从表面上看,格鲁克确实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狩猎-采集者。他生活在农业文明的曙光到来之前,是“标准的原始人”。实际上,这是健身作者马克•西森(Mark Sisson)在“原始人蓝图”健身指南中塑造的一个形象,该指南旨在“从演化生物学中寻找线索,帮你塑造出最强壮、最健康的身体”。这些指南还夹杂着许多饮食原则,人们一般称之为“旧石器时代饮食法”或“穴居人饮食法”。这些饮食原则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刺激人们的味蕾,在今天已经演变出许多不同的风味。

“旧石器饮食法”的支持者们会遵照旧石器时代(距今250万至1万年前)祖先的饮食习惯来选取食物。在农业和工业出现之前,人类过的是狩猎-采集式的生活:捡拾浆果、挖掘植物块茎、追赶哺乳动物,并从食肉动物杀死的猎物身上割取肉、脂肪和器官。最后,他们还学会用绳子和钩子捕鱼,用长矛、网和弓箭来狩猎。

但是,大多数生活在现代的“旧石器饮食法”践行者却与上述任何一项活动无缘。实际上,他们的饮食守则往往以“不能吃什么”为主:这些人大多不吃乳制品以及任何谷物,理由是人类在旧石器时代之后才将这些东西纳入食谱;花生、扁豆、豌豆等豆类也不在食谱之内,但是坚果没问题;他们会大量食用肉类,而且常常用动物脂肪来烹调;他们有时候会吃水果,但经常会吃蔬菜;经过加工的糖被严令禁止,但时不时来点儿蜂蜜就完全没问题。

与此同时,“旧石器饮食法”这张餐桌边也聚集了几乎和支持者数量一样多的批评者。有人的批评较为柔和(“好吧,这也不是最糟糕的饮食方式”),有人却十分尖刻(“这简直毫无道理,而且它的限制有时候十分危险”)。在《旧石器的神话》(Paleofantasy)一书中,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演化生物学家马琳•朱克(Marlene Zuk)专门揭露了“旧石器饮食法”和旧石器时代生活方式重现运动背后的“神话”与谜团。

大多数营养学家认为,“旧石器饮食法”至少做对了一点——劝人们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比如白面包、包装熟食、薯片和甜麦片。但这种饮食法禁止的不仅是这些——最传统的“旧石器饮食法”甚至禁止食用任何石器时代人类不能获取的食物,这其中包括营养丰富的乳制品、谷物和豆类。这些禁令背后的逻辑——实际上是整个“旧石器饮食法”背后的逻辑——最多也只算一半正确。“旧石器饮食法”的支持者辩称,旧石器时代的居民拥有特别适应环境的身体,而我们的基因和生理结构自那时起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他们因此推断,我们为了获得健康,就应该尽一切可能效仿当时先民的饮食习惯。他们还认为,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现代”疾病的发生,正是由于我们这副石器时代的身子骨无法适应当代的饮食方式。

在我们的演化进程中,饮食方式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其他物种来说同样如此。我们确实从旧石器时代的先民那里继承了许多适应性特征,原则上说,理解演化历程也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在食物选择方面做出明智的判断。但是,“旧石器饮食法”背后的逻辑却有几大纰漏:它“神化”了人类演化史中一个极小的片段,它坚称我们和石器时代的人类拥有一模一样的生理结构;它拒绝承认我们某些更现代的饮食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过去一万年,人类和食物都在变化

西森在他的网站上写道:“虽然世界在过去1万年中发生了无数变化,但是人类基因组的变化微不足道,因此我们也只有在类似当时的条件下才能繁荣。”但这么说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他完全曲解了演化的原理。如果人类和其他生物只有在和祖先一样的生活环境中才能繁荣发展,那么生命就不可能延续至今。

其实有不少人类演化都发生在“最近”,速度也相对较快。它们无不强调了一点:我们的生理结构和基因组成和石器时代并不相同。比如在最近7000年的时间里,人类发展出乳糖耐受力,产生了可以食用乳制品的适应性变化。一般来说,负责编码乳糖酶的基因在婴儿期过后就会“关闭”,不再表现;但随着乳制品的流行,现在很多人体内的乳糖酶基因都会一直维持“开启”状态。类似的变化还有控制蓝眼睛的基因突变,它大约是在6000至10000年前出现的。在疟疾流行的地区,自然选择也改变了人类的免疫系统和红细胞,帮助他们抵抗传染病,其中某些基因突变是在最近10000年甚至5000年内才出现的。

至于其他那些与我们“共享”身体的生物就演化得更快了,特别是在我们肠道中生活的数十亿细菌。我们的肠道细菌会和我们的食物发生多种作用,它们不但能帮助我们分解坚硬的植物纤维,也会和我们竞争卡路里。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哪种细菌生物可以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肠道中繁荣生存,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当时的微生物群落肯定跟我们现在的不完全一样。

即使“只食用旧石器时代可以获得的食物”这个说法有道理,它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正如苏黎世大学学者克里斯蒂娜•沃瑞纳(Christina Warinner)在2012年的TED演讲中所说,我们现在经常食用的东西里,几乎每一个物种都和它们在石器时代的祖先有天壤之别。人工选择早已永久地改变了这些驯化物种:我们选育那些能为我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肉、奶和蛋的畜禽,播种拥有最迷人特质——比如最大的果子、最甜的果肉和最少的天然毒素——的植物。现在的卷心菜、西兰花、抱子甘蓝和羽衣甘蓝其实都是同一物种——甘蓝(Brassica oleracea)——发展出的不同变种。经过一代代选育,我们把这一种植物的叶、茎和花重塑成了多种完全不同的形态。我们还以同样的方式把一种狼选育成了威尔斯柯基犬、哈巴狗、腊肠犬、圣伯纳犬等无数品种。玉米曾经是一种被称为“类蜀黍”的杂草,而西红柿也曾经是一种比现在小得多的浆果,至于香蕉的野生祖先则充满了种子。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细数身边常见的3种“长寿仙药”
    •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的5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