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饮食有这么神奇?(2)

2019-02-27 12:06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旧石器饮食法不仅误解了我们自身、我们身上的微生物以及我们食用的动植物在过去10000年里的演化历程,它还忽视了我们祖先在其短暂一生中的健康情况(就算有一小部分石器时代的人类确实可以活到40岁以上,但那时很多
疯狂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疯狂猜成语的答案 疯狂猜成语乖 疯狂猜成语狐狸之墓 疯狂猜成语美 疯狂猜成语秋和树叶 疯狂猜成语日重 疯狂猜成语思想

“旧石器饮食法”不仅误解了我们自身、我们身上的微生物以及我们食用的动植物在过去10000年里的演化历程,它还忽视了我们祖先在其短暂一生中的健康情况(就算有一小部分石器时代的人类确实可以活到40岁以上,但那时很多儿童都会在不到15岁时死去)。那些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和我们更晚近一点的祖先,他们都没有格鲁克那种“百病不侵”的神性。一项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调查了一百多具来自农业社会、狩猎采集社会的古代干尸,寻找动脉粥样硬化的迹象。这些古代遗体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范围覆盖埃及、秘鲁、美国西南部和阿留申群岛。研究者写道:“人们通常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如果现代人可以模仿前工业甚至前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那动脉粥样硬化就能得以消除。”但研究者们在这137具遗体中的47具身上都发现了疑似或可确定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就算心脏病、癌症、肥胖和糖尿病在我们的祖先身上不那么常见,他们也仍要面临寄生虫、细菌、病毒感染等众多健康威胁;而对于生活在工业化国家的人来说,现代卫生环境和医疗措施足以让这些威胁显得微不足道。

狩猎采集者究竟吃什么?

还有某些“旧石器饮食法”的支持者强调,他们并不是照搬一种真正的穴居人生活方式——就像西森在“原始人蓝图”中给出的那样,他们会用演化的历史来建立“指导方针”,而非一成不变。这个方法乍一看似乎相当合理,但如果仔细推敲,它很快就站不住脚了:即使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很多信息,足以概括出旧石器时代的饮食习惯,但是许多细节问题仍然暧昧不明。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不只一支,各支古人类食谱中的肉类和蔬菜比例究竟是多少?我们的祖先又是在多久之前开始食用谷物和乳制品的呢?现在我们仍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旧石器时代居民的饮食习惯会因地理、季节和机遇而发生很大变化。2002年时,美国西北大学的人类学家威廉•莱昂那多(William Leonard)在《科学美国人》上写到:“我们现在知道,人类并没有演化成只依赖一种‘旧石器饮食法’的物种,而是成为了灵活的食客。在我们讨论现代人类应该吃什么才能获得健康的时候,这一点不容忽视。”

可惜我们不能来一次时间旅行,在火堆旁跟我们的旧石器时代祖先一起准备食物;而古代陶器碎片和牙齿化石能告诉我们的东西也十分有限。但如果我们找来现代的狩猎采集者,拿他们的饮食习惯做一个简单比较,我们很快就能认识到问题所在——从他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中提取出有意义的共同特征和饮食指南,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我们到底应该效仿哪个狩猎采集部落才好?我们怎样才能协调因纽特人的饮食习惯和哈扎人(Hadza)或孔族人(!Kung)的饮食习惯?前者的食谱上几乎全都是海洋哺乳动物的肉,而后者的食谱上出现了更多样化的植物和陆生动物。难道我们要把多种截然不同的食谱放入一个大型搅拌机里,搅合成某种“精粹版”沙冰吗?这可有点太荒谬了。“人们太习惯于把现代人的健康问题归结为食物选择的恶果,也就是食用了偏离自然饮食习惯的‘坏’食物……但如果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评估人类的营养需求,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莱昂那多写道,“我们人类并不是经过设计、只依赖于单一一种最佳饮食策略的生物。人类了不起的地方在于,我们的取食范围极其宽广。我们几乎可以在地球上的每一个生态系统中繁衍生存,我们的饮食习惯既包括北极居民享用的全肉餐,也包括安第斯山脉居民享用的块茎和谷物大餐。”

如果选取一个现代狩猎采集族群来仔细观察——比如希维族人(Hiwi),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在这么一个人口很少的觅食社会里,其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饮食差异。而且,我们还会彻底放弃“狩猎采集者都超级健康”的看法。我们还能明显看出真正的觅食社会和“旧石器饮食法”支持者之间的巨大差异。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大约有800名希维族人生活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境内的棕榈茅草屋里。1990年时,安娜•乌尔塔多(Magdalena Hurtado)和金•希尔(Kim Hill)发表了一份深入的研究报告,阐述了生活在委内瑞拉西南部奥里诺科河流域的希维族人究竟都吃些什么。

希维族人采集和狩猎的动植物多种多样,遍布于热带稀树草原、森林、河流和沼泽。他们的主要肉食来源是水豚、猯猪、鹿、食蚁兽、犰狳、野牛和多种鱼类,甚至还有某些海龟。他们偶尔猎取的动物还包括鬣蜥和、稀树草原蜥蜴、野兔和多种鸟类。这些都不是“旧石器饮食法”爱好者和其他人能在城市地区轻松获取的肉食。

希维族人的食谱中还有五种作为主食的植物块茎,以及棕榈果和棕榈芯、几种水果、野生豆科植物和蜂蜜。少数几个希维族家庭拥有小型的分散式“农田”,出产大蕉、玉米和南瓜,但“农田”的生产能力大多很低。在大约30千米开外的小镇上有一个畜牧场,部分希维族人会去那里购买大米、面条、玉米面和糖。人类学家和游客也会给希维族人带去类似的加工食品作为礼物。

希尔和乌尔塔多经过计算得知,希维族人在野外狩猎和采集得来的食物占他们全部卡路里摄入量的95%;剩下的5%来自于从商店购买的食物和从希维族人的小“农田”里收集来的水果和南瓜。他们在干旱时节会更依赖于购买来的食物。

希维族人也并不是那么健康。和巴拉圭的狩猎采集部落阿契族(Ache)相比,希维族人的身材更加瘦小,也显得更无生气、更营养不良。希维族各个年龄的男女总抱怨自己吃不饱。很多希维族人都患有严重的钩虫感染病,这种寄生虫会钻入小肠,以人的血液为食。只有50%的希维族儿童可以活过15岁。

如果我们把格鲁克放到希维族人中间——或者任何现代及古代的狩猎采集社群里——那么他都会成为一个绝对的异类。格鲁克不能教我们如何生活,或者如何进食,因为他从未存在过。求食于荒野,或者只食用在农业和工业出现之前人们可以获取的食物,根本无法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人类的身体并不是由旧石器时代的适应性特征简单拼凑起来的——它远比那更加伟大。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集合了各种继承而来又在演化中调整、转变、遗失和失而复得的适应性特征。这样的变化在过去10000年中从未停止。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细数身边常见的3种“长寿仙药”
    •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的5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