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1 12:0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近年来,盛泽镇不断加强公共场所建设。2011年该镇编制的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就对老城片区内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重新规划。规划明确在社区服务中心按照国家居住区设计规范的要求布置或完善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体育设施主要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小型运动场地;同时,规划在先蚕祠周边和朝阳河东岸设置了两个社区服务中心,未来将结合老城区改造逐步推进建设。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盛泽青年运动信息,针对如“是否喜欢运动”“是否经常运动”“进行哪些运动项目”“每周运动几小时”“每周运动花费多少”等一系列问题随机询问了50名18至35周岁的年轻人。调查显示,虽然多数盛泽年轻人表示喜欢运动,但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并不多。
同时,盛泽镇也在进一步探索更全面的公共资源利用,寒暑假期间,盛泽镇开放了盛泽实验小学舜湖校区和盛泽小学目澜校区两处的体育场所。 “现在暑假里是开放的,等到新学期开学,就需要到学校办个出入证,正常情况下,每周六下午学校的公共体育设施会对外开放。”盛泽小学目澜校区教师何佳乐说。 “中心白天不开放,每天晚上开放至9点。文体中心的所有运动设施都是免费向公众提供的。”文体中心管理人员汝经理告诉记者,“因为设施都是免费的,周边村的村民和附近的工厂员工也都会来锻炼身体,所以每天晚上都挺热闹的。” “镇区供中老年人跳舞的广场有不少,适合我们运动的场所却不多。”市民谢晓晨告诉记者,原来他还是学生的时候,经常在学校的各个体育场所里穿梭,是“运动小王子”。而现在毕业进入社会工作后,去打羽毛球要办卡、去游泳馆游泳要办卡、去健身房健身也要办卡……运动成本直线上升,对于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难以承受,只有去公共篮球场打球时不要钱。“但是由于篮球场所的限制,距离近的球场上总是满满的人,远的球场人少,但是出行不方便。”谢晓晨说。 在运动花费上,调查数据显示,64%的年轻人不愿运动或在社区与自家进行免费运动。12%的年轻人会为了运动而在饮食、交通、场馆门票等方面每周花费50至100元。而4%每周花费100元以上用于运动的年轻人则大多表示,他们的运动成本主要花费在商业健身场馆。这意味着虽然收费的运动场地拥有各式专业器械,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并不大。 参与调查的年轻人中超过七成都坦言自己喜欢运动,但坚持经常运动的年轻人不到总数的一半。而且,在每周的运动时间上,只有4%的年轻人每周运动10至14个小时,即每天运动一个半小时左右。8%的年轻人每周运动6至8小时,即每天运动1小时左右。在这项调查中,34%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利用任何时间进行运动,而这恰恰是最大的占比。“我办了健身会所的年卡了,但是应酬那么多,时间那么少,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啊。”“我是想去游泳来着,但是盛泽地区也没有适合的运动场所呀。”“我连续三天都在约小伙伴去打羽毛球,但不是这个没空就是这个有事,一直都打不起来,有些运动还真是一个人玩不起来。”…… 事实上,记者发现,除了村和社区内,盛泽镇上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免费运动场所。如老盛泽人都熟知的灯光球场,可以踢足球;小庙港葡萄园超市二楼,可以免费打乒乓球……此外,还有金盛花园前的篮球场、东盛步行街顶楼的篮球场等都是免费开放的。另外,全镇还有63套健身路径。 发展:城市配套建设VS现有资源利用 全面探索运动新模式 被调查者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