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12:1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12月6日,市民李女士拿到了中联(即墨)运动公园全额返还的会员年费,相当于使用了一年的运动场馆一分钱都没花。在获得年费返还奖励的同时,运动达人李女士又给自己买了一年的会员。她表示,未来一年还会继续在中联(即墨)运动公园健身,争取明年再拿到全额返还的年费。 比如,全民性体育赛事活动的资源分配、管理服务、场馆运营等方面尚未实现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多元联动机制,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有待进一步发挥。 专业体育运营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运动场馆的经营者既是健身教练又是公司管理者。不管是专业竞技体育还是休闲体育产业,都需要既具备策划、组织、管理等能力又熟知赛事等活动的专门人才。缺乏运动健康产业运营人才,已经成为各体育场所扩张的障碍。 据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身其中。 我国运动健康产业商机与挑战并存 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让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培养运动习惯,不仅是从企业利益考虑,更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中联建业集团董事长周华表示,企业的发展要与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让热爱运动健身的市民满意,更要为青岛时尚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公众对体育运动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体育产业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业内人士指出,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拉动消费升级、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联“亿基金”行动极大地推动了青岛市民全民健身的热情,不到半年的时间12.5万张运动体验卡便发放完毕。为了让市民掌握科学的健身理念和锻炼方法,中联运动公园每月还至少推出一次体育运动大讲堂,由专业教练员或业内专家面授机宜,帮助市民更好、更快地达成运动目标,有效避免运动伤害,受到市民欢迎。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产业政策、促进体育消费、建设场地设施、加强平台支持、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融合发展、强化示范引领、夯实产业基础等10个方面,提出了35项具体措施。 在山东青岛有一家企业,积极投身运动健康产业,通过改建、托管、整合等方式建设了四座“一站式运动综合体”——中联运动公园,2019年有超过500万人次在中联运动公园内运动健身。运营方中联建业集团与当地政府经过多年摸索,共同探索出一条政府支持、以社会力量为主体、服务于全民健身事业的“中联模式”。针对闲置老旧体育场再利用、后赛事时代运动场馆运营、区域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等方面,提供系统升级改造、日常运营等市场化运作方案,不仅可以服务于全民健身的迫切需求,也有效盘活了闲置社会资源。 近日,中联建业集团运动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吴静为青岛一家大型企业量身订制了一场以趣味运动会为主题的年会。该企业负责人说:“以前单位开运动会都是有运动特长的人比较积极,趣味运动会的形式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令人耳目一新,深受职工们欢迎,今年我们干脆把年会也放在了中联运动公园举行。” 中联(即墨)运动公园 运动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 社会力量成全民健身运动积极推动者 目前,我国传统的实物型、观赏型体育消费正在向服务型、参与型体育消费的发展转变,球类、户外等群众可以广泛参与的体验性运动项目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2008年中联建业集团一次性投资8000余万元对体育场进行全面改造,并于近几年陆续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升级。如今,这里不仅拥有能容纳5000名观众的主体育场,还可以开展健身、游泳、壁球、格斗、足球等运动以及各类趣味、商务运动会,是青岛老城区第一个“一站式运动综合体”。由于场馆竞技性和娱乐性并重,并且以亲民的价格面向社会开放,迅速成为市民体育健身、开展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有更宽广的视野。“一站式运动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体育场馆,从开始布点、设计、施工,再到市场开发和招商,都需要专门的设计、施工、经营管理人才,这靠体育系统内部是无法解决的。体育人才需要创新,需要更多地引入其他行业的优秀管理人才,打开思路,吸纳新鲜血液,依靠体育行业以外的“外援”来借力前行。 羽毛球运动广受欢迎 市民在领到中联“亿基金”运动体验卡后,可通过提前预约前往中联运动公园四个园区中的任意一个免费参与健身、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壁球、格斗、射箭、击剑、跆拳道、体育舞蹈等12个运动项目。根据规定,每名市民均有12次免费体验的机会,每个项目最多可免费体验两次。 据悉,中联建业集团正在积极争取运动健康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和落地。同时,与有关专业机构合作,共同打造独有赛事IP;与体育院校合作,开展体育商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多方施力,集团将进一步整合运动健康产业价值链,畅通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等多方资源,强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联(李沧)运动公园 另外,各地与运动健康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也不完善。以游泳馆用水为例,各地价格标准差异较大,有些地方以特种用水价格收取费用,企业负担较重。 近年来,中联建业集团先后在青岛市市北区、李沧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投资建设了四座中联运动公园。李沧区中联运动公园情况与市北区情况类似,原址是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沧口体育场。虽然地处居民聚集区,但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基本丧失体育场功能,改造前甚至有居民在体育场内养羊养鸡。2010年,中联建业集团投资2.5亿元,将沧口体育场改造成两万余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形成集运动场馆、综合商业、休闲娱乐、品质生活于一体的全民健身中心。台东体育场和沧口体育场改造工程均被作为重要民生项目,列入当年政府为市民所办的实事名单。 中联(市北)运动公园 体育用地也一直是体育企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企业利用一些旧厂房、仓库用房等闲置建筑修建了体育场所,由于在用地和产权上没有明确,面临被拆除的风险。体育用地不足,也成为企业进入运动健康产业的最大障碍。 中联(市北)运动公园的原址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东体育场,这里曾经是机关举行运动会、市民锻炼的重要场所,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台东体育场设施老化配套陈旧,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健身需求。蔡先生说:“以前这个球场是用煤渣铺的,我小时候在这里踢球的时候浑身都是土。” 中联建业集团董事长周华说:“能将如此多的特色综合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高标准的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以及丰富的特色培训项目,让男女老幼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运动健康产业正在逐步进入产业发展的黄金期,但是我们也看到运动健康产业同样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现阶段,我国体育消费尚不能有效满足新时代消费升级、新动能成长、经济转型等要求,面临来自内生增长性、发展可持续以及政府部门的相关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明显挑战。 周华表示,运动健康产业不仅具有配合全民健身计划、实现全民体质与健康水平提升、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社会意义,还具有创造就业、创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意义。对于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保持长期竞争力,还需要不断整合新资源,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对整个产业进行提升。 中联建业集团经过10余年的摸索,已经总结出一整套运动健康产业的运营解决方案,形成全民健身的“中联模式”,不仅有效服务全民健身事业,也在为企业持续产生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