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12:3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澎湃号 > 北京铁警 【战“疫”心理健康】疫情中的“得到”
2020-03-22 18: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北京铁警 关注
一开始,我们还在期盼,快点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以为这是一场可以快速结束的战斗;以为一觉醒来就能听到科学家宣布“恢复正常”。但随着确诊数据的上升,随着各种出乎意料的“问题”暴露出来,我们才渐渐看懂了现实:是的,病毒就在身边,而且我们还需继续战斗。我们慢慢熟悉了“疫情模式”。 我们开始发现,原来没有外卖,也是可以活下去的;原来不用逛街、不用呼朋引伴,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是那么的安心······ 如果说这所有的种种让你觉得“失常”,某种程度上它又让我们回归“正常”,我们开始关心一些以前“忽略”的东西。许多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人生。经历这场大危机,我们得到了什么?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发生积极的改变? 更加注意锻炼身体 面对如此大的疫情,我们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了。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需要担心生存和健康问题的人们,往往更关注高层次的需求,比如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自我实现等。优秀的学习成绩提升了自尊,优秀的年终考核带来了荣誉和奖励。为了这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选择加班、选择熬夜,没时间注重饮食的健康,忽视了最基础的健康需求。肺炎疫情让大家真切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最基本的需求一旦开始作用,影响力要远远大于高层次需求。于是,很多人终于意识到作息规律和好好吃饭的重要性。 更加注意个人卫生 呼吸道可能是疫情主要的传染途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熟悉了基本的防护方法。重新学习戴口罩和洗手的科学方法,掌握了消毒杀菌的方法,培养了讲卫生的习惯,有助于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如果家里有幼儿园的孩子,可以跟小朋友学学洗手歌,“一手心二手背三交叉挠挠小手心搓搓大拇指别忘小手腕”,洗手的时长大约是唱一首《生日快乐》的时间。一边洗手一边唱歌,生活变得更有童趣了。 更加感受到温暖与爱 疫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队队最美的逆行人。一批批医疗队带着物资从各地驰援武汉。同事们的祝福变得很简单,一句“一起去一起回”让人泪目。身为警察的我们在防疫一线,虽然负重前行,除了责任和使命,感受到最多的是人民群众的关爱和信任,更被全国人民共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所感动。这些所有同胞们真诚的付出显示着中国最强的正能量。 更有大局意识 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平常很难直观地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这次疫情中,每个人都是防控的重要一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出城、在家隔离、不串门。在我们公安队伍中,战友们舍小家为大家,担负职责,践行使命,坚守在防疫一线。还有,无惧风雨的白衣战士、日夜守望的社区干部,都奋战在抗“疫”一线,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展现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一起书写“大我”。 重新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长时间居家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认真考虑跟家人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夫妻之间增加了相处的机会,甚至借由对于疫情的讨论,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促进了夫妻关系。跟孩子互动增强,认真思考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并积极的解决。或是没来得及或者没敢回家的,能更多体验到对家人的关心和思念,得到家人的支持,感受家的温暖和重要。 更注意辨别网络上的真假消息 许多人会发现自己的大把时间被智能手机悄悄偷走,自己的情绪被智能手机默默操纵。手机里有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铺天盖地、难辨真伪。真真假假的消息得使大家信息过载,使得大家莫名焦虑。现在自己比以前更加注意辨别网络上的真假消息。对信息的真假做出甄别,可能是信息时代要求我们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但愿这是我们经历此劫的成长之一。 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社会的意义 在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绝大多数都在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我们也是这纷繁熙攘的社会中最平凡的一员,然而,警徽下的我们并不普通,因为那象征着使命与担当。这段时间许多人都待腻了的家,是很多战友想回却很久没有回去的地方。他们在车站执勤、在列车上值乘,在沿线巡逻……我们是人民警察,头顶国徽、肩扛职责,在危难当头之际,无惧逆行。疫情当前,警察不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一份承诺,这是一份荣光,更是一份担当! 疫情终将过去。走过的坎坷、承受的苦难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拭去泪水,我们一路努力前行、我们一定会走向光明。 原标题:《【战“疫”心理健康】疫情中的“得到”》 发送邮件至zhengwu@thepaper.cn申请加入澎湃政务号或媒体团 特别声明 本文为政务等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0 评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