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2 12:1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4、单词。说到单词,你不能恨它,毕竟有了它你才能看懂文章。我也是不大能记得单词的人,所以之前的一段时间我背得不多,也辛苦。但是当我语法学习够了,精读做了一些了,我就恍然大悟,没有单词怎么行!后来我自己找了一个方法,我觉得很实用。我将不会的单词抄写在小笔记本上,记得,一定是小笔记本,这样你才有可能随时带在身上。我每天挤BRT的时候我就把小本子拿出来看,里面的单词都是我不懂的或经常记不住的,看过无数遍后就能记住了。这样子可以充分利用杂碎的时间来做成一件大事也是不错的体验。 要有考上的决心,不要三心二意。有时候担忧考不上是难免的,但是不能总把时间拿来颓废。我有个很好的建议,可以用小时间段任务完成来化解。诸如,你给自己定个时间,在30分钟内背50个单词,在这段时间内因为没有手机的干扰,会很容易完成。在适当的休息后再为自己定个小目标,这样子你就会觉得很充实。 第三、知识梳理有规律,学习有节奏。 政治课:我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报个班,跟班学习。我报的是启航政治,如果有其他你认为更好的课程也是可以的。石磊老师每年都在说他的课程都是根据新大纲来的,确实是有趣~ 当然,我觉得勤思最棒的是辅导老师每周一次的老师提问。辅导老师一般是你要报考学校的在读师兄师姐,我报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就是一个国科大的学姐给我进行的辅导。辅导的提问是老师根据我汇报的每周学习情况给我提出的问题,学姐提问的都是重要考点和热点。这样既可以保证督促我每周都在学习,也能让我知道我的薄弱环节(现在自主命题这么普遍,如果有在校学长学姐帮忙,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学姐有邮箱,她每次都让我把遇到的问题发给她,然后她给我解答,这样的反馈是很重要的。 第一、破釜沉舟。 第五、一定要运动,这是健康和减压神器 我正式准备考研是7月份,在家人的鼓励下我重拾起对于心理学的热爱,或许是盲目的热爱。为了对得起我的这个决定,我做了这样几件事: 专业课:前面我也提到了专业课的学习要触类旁通,不可一直死死重复一本书的内容。现在的考研面越来越广,做真题是个很好的练习方式,但是只有真题是绝对不够的。我做的是勤思的必胜习题库,不得不说,这些习题非常的有用,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知识点。习题库的内容我至少做了4遍以上,有些错了很多次的我就上网查找相关知识还有书本上的内容。一个章节的题目后面有很多的知识解释,一般都说出关键点,让我恍然大悟的那种。同时我也看了一些其他学校的考试内容,这些都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及时查缺补漏。 第四、学科学习建议 同时我卸载了社交软件(根据个人情况而言,推荐卸载,拖延症很多都是这么来的),同时将手机留在家里(要是你觉得有天大的事需要你每天带手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件事,或许你可以选择不考研,当然这是针对我自己的情况); 我离开原先住的地方,搬到了华南师范大学的附近,这样保证我的学习氛围浓厚,避免无规律学习。我在图书馆读书,有固定位置,旁边坐着固定的人,大家一起奋斗的样子是最好的激励。不要找什么没有固定座位这样的理由,能定下来是最好不过的,最重要的是心静下来,形成习惯后你会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不要觉得研究生备考辛苦,就不花费时间运动。没有运动,你的体能就跟不上,脑力自然也就跟不上。我每天都大致会到操场跑半小时,就算是身体不适时也会到操场走个半小时透透气。 1、做阅读真题精读。不知道大家对于精读的了解是什么,从我的角度出发,做精读是很有成就感的,一篇干净的文章等你精读完就是花花绿绿的了,这里我推荐黄皮书的真题卷,非常耐用,解释很详细。如果你英语不是超级牛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每天都做精读,一定要到你觉得真的会了为止。同时,精读完一定要读几遍,再看看问的问题,你就会对出卷的老头子的智商赞叹有加,原来他挖的坑我们都跳下去过,但以后咱和大坑不约不约~ 第二、找研友、制造学习乐趣。 在此,不得不提勤思这一机构。我是去年在网上看到勤思心理考研辅导班,那时候还怕是骗人的(此处有傻笑~),之后是Tina学姐跟我联系的,听声音就能让人信任了一半,她跟我讲解了勤思课程的优势,现在考研的形式,报班的必要性,在学姐的讲解下我选择相信勤思,而且我也相信,就算是学生,我们都要有投资的计划,这就是我考研的第一笔投资!在收到勤思寄来的书本后,我觉得很棒,里面的知识点很齐全,如果你还是跨考的,那绝对是扫盲神器,哈哈哈。课本配套名师的串讲(有基础、强化、冲刺),可以很好的打通你的任督二脉,对于心理学的整体框架有很好的把握。在国庆的时候有统计和实验的练习讲解,对于这一块没有信心的同学通过这些课程还是能有很大提升的。 3、写作。你平常要是都不写的话考试写不出来我又有什么好说的呢~我用的是高教版30天30篇,这本英语作文有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容易让你形成写作惯性,语言上不会用特别多长难句。每篇文章后面它会列出重点句式,你可以多背几个。一般我写的话都是先看图片,然后规定时间内写文章,最后和参考文章做比较,看看自己的重点和书本的重点有没有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渐渐地,我的写作速度越来越快,大作文一般只要20多分钟就能解决,小作文自然是更快。 2、一定要多涉猎。我买的英语参考书大多是高教版的,不得不说高教版的英语很棒。都是精选出来的当年热门文章,既有练习的,也有拓宽视野的。难度跟考研真题相对接近(我肯定不会告诉你我还做到考研真题,吼吼吼)。 就算你跟我一样是一个人在学习,但也不能缺少研友。这个研友最好是跟你考一个学校的,可以共享、互相监督。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研友的话可以互相考察学习情况,督促彼此。当然,你要找一个能力跟你相当或者强于你的,千万不能找把考研当作随便玩玩的汉子和妹子,这样你也会受影响的。在我一个人自习的时候,我都会调侃调侃书上的观点和内容,有时候看着看着会觉得很有意思,这样子比较不会疲倦。 学弟学妹们,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一做,就算做得不好也不打紧,站起来说一句:我再来一次!我相信,笑容是最好的良药,能治愈我们理想中的一切裂痕。最终,祝你们心有所向,行有所至!(文章来自学员给勤思的一封信) 可能你所认识到的心理学世界里,只有学校推荐的那几本参考书。我个人觉得阅读其他一些优秀的专业书籍对于专业综合素养培养有很大的作用。举个例子,我学习实验心理学的书本是以朱滢老师的为主,看了勤思和华东师范大学郭秀艳老师的课程(含有实验,个人觉得实验部分非常值得,郭秀艳老师的课程讲得很有条理,通俗易懂,入门是很好的),同时还看了坎特威茨的实验心理学(外国教程,中文译本)、舒华张学民老师的实验心理学,这些课程和书籍各有侧重,但是都非常详实。我自己梳理知识的时候会对比着来看,看完一部分列个框架。谨记,框架梳理绝对不是单纯的将书本的结构搬到你的笔记本上,要有自己的见解,按自己的框架来分,你会很容易掌握。而我对于心理学的真正热爱就是在备考中慢慢找的到,并且知道自己想学什么。统计的话只要你跟着张厚粲老师的书本梳理一遍,就会有很大的提升,我是对于这些知识进行归类的,只要一看这些框架,知识就会完整起来。第一次整理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我觉得很值得。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够跟学弟学妹来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并不能说会给予你很大的帮助,但若是从中你能体会的一二的话,也算是我的力所能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