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 12:1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5.具有自我调控能力。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能适当地表达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家可以反省自身,也可以讲给身边的人听,祝大家心理健康,远离精神疾病困扰。 1.能够自我充分实现; 6.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过分计较,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如果一个人表现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发挥个人身心潜能和积极的社会功能。这就是心理健康。一般只要个人在生活中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发展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可以认为他的心理是健康的。其实简单点,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与大多数人、特别是与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是否一致。 下面说说标准: 7.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存贮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健康: 8.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的操作能力的综合。 在医学心理学上心理健康的内容是我们当中的重点,尤其是心理健康的标准,那就针对心理键康的标准给大家总结一下。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定远 3.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能够适应良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