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 08:4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创新方式,双线结合,拓宽心理服务范围。以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为阵地,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社会心理服务的新内涵、新手段和新途径。一方面建立完善线下社会心理服务多元联动机制、服务跟踪机制等,在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规范运行的同时,针对社区老中青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各功能区的作用和优势,组织开展“萤火虫”困境儿童心理疏导、情感训练营等特色化社会心理系列活动,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心理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充分结合疫情防控需求,在组建QQ群、微信群等线上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心理动态和需求的同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热线,通过预约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社会心理服务。通过“双线融合、协同开展”的形式,拓宽社会心理服务范围,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辐射力,实现社会心理服务全覆盖。
“这样的活动太好了,听到老师的讲座和分析,不仅让自己视野开拓了,也找到了自己心理的困扰,太谢谢老师了,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活动现场的刘阿姨高兴的说到,很多现场的居民纷纷表示肯定,不自觉的为这次活动竖起了大拇指。 聚焦需求,精准服务,助力提升幸福指数。结合辖区特殊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振华路街道以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为阵地,以整合完善专业化心理服务资源体系为基础,充分发挥多元化、专业化服务资源优势,完善“一人一档案、一案一辅导”的社会心理服务记录,通过沙盘分析、个案咨询、家庭治疗以及康复指导的形式,为辖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社会心理服务,切实解决其心理需求和问题,逐步强化“个人—家庭—社区”的支持体系,重塑社区微环境,助力推动和谐稳定的社区建设。 打造阵地,完善功能,强化多元主体协作。在街道党工委的统筹领导下,以四中一社区邻里中心为依托,升级打造总面积达300平方米、辐射全街道的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并结合地区群体心理需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心理测评、沙盘游戏、减压放松、团体活动五大功能区,保障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功能完善性。同时,积极整合地区专业服务资源,在“五社联动”服务基础上,逐步建立“党建统筹、多元协作、优势互补”的社会心理支持网络体系,促进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化。 为了增加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提升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在青岛市李沧区民政局和振华路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与支持下,四中一社区加强与专业社会组织协作,以“幸福生活·与爱同行”为主题,组织开展心理讲座、心理绘画、心理沙盘等系列主题活动,有效满足社区居民心理需求,助力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