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18:0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本网综合消息:年初以来,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大通县“三建”筑基树梁稳框架、“三化”宣传引导浓氛围、“三焦”因势利导强举措,促进全县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开展,有效巩固了学生心理健康防护金盾。 “三建”筑基树梁稳框架,建全了心理健康防护服务体系。一是构建家校社共育机制。坚持把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不断紧密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有效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合起来,建立起家校社共育的教育机制。二是搭建家校社交流平台。制定下发《大通县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实施方案》《大通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等,进一步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督促指导各学校成立家校委员会,积极搭建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交流平台。三是营建家校社联动基底。配备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研讨,全面筑牢师资队伍培训研学平台基底。充分发挥教师专业优势,选拔有心理健康教育资质教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建立家委会专业队伍,注重骨干力量培训管理,全县各学校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2198次,累计受益家长11万余人次。 “三化”宣传引导浓氛围,凝聚了心理健康防护工作合力。一是常态化宣传。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家长微信群等,推送《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等法律规范,广泛宣传家庭教育政策、科学家教理念和优秀家教方法,线下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校外实践、夏令营等特色家庭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公众不断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规范化引导。申请立项《应用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通过课题带动实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水平。组织家长观看西宁市“阳光课堂”家庭教育专题知识讲座,引导家长学好用活家庭教育知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家庭教育知识11篇,阅读量达1.4万人次。三是实效化巩固。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心理疏导,通过“大通党建”“大通融媒”微信公众号,制作并推送防疫心理微课11期,防疫心理微课19期,阅读量达4.4万人次,心理防护知识6篇,阅读量达0.9万人次。 “三焦”因势利导强举措,巩固了心理健康防护金色盾牌。一是“对焦”明靶向。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在教育、生活等方面的心理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春暖校园”关爱活动,制作心理微课11期,教育引导学生正视生活和学习压力。二是“聚焦”强教育。结合“5·25心理健康日”,开展以“感受生命力量培养阳光心态”为主题的知识宣传、考前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六个一”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三是“变焦”补短板。通过制作生命教育、生涯规划、亲子沟通等微课视频,定期向家长推送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微视频,为中小学生及家长提供学习平台,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优势互补、有效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