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3 15:2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为了避免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走进“阴暗角落”、陷入“死胡同”,家长、老师、学校对此都要引起足够重视。作为家长,不能只关心成绩、名次,而要有平常心,善于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沟通,移除和孩子之间的藩篱,架起互通心灵深处的桥梁,提升孩子理性分析问题、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虽临困境而不迷茫;作为老师和学校,要学会平视学生,并通过心理辅导课、个别交流、问题信箱等方式,拆掉学生高筑心里的围墙,触摸学生内心薄弱、脆弱、柔弱的地方,鼓励、磨砺,使之在关爱的阳光下自信、坚强地成长。 因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成绩不理想,自忖无颜见爹娘而出走;持刀伤害老师;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跳楼……究其原因,或是学生评价机制、学习压力大、老师和父母期望值高等问题;或是成绩不好,怕同学讥笑,怕老师批评,怕父母责骂,加剧了惧怕考试的心理;或是学生内向、孤僻、胆怯,有问题不懂得如何疏通,不懂得如何与他人沟通,就藏在心里,久而久之不堪重负……
3月3日傍晚,武义一位离家出走5天的15岁男孩被搜寻人员在山上找到。心理医生向男孩了解离家出走的原因时,男孩表示:要考试了,没有复习好,很怕考不好,就独自躲在山上,并扔掉了书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