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健康建设

2017-02-06 15:4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世界卫生组织(WHO)这样为“健康”下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能说是完全健康。 但有关的统计数字却令人震惊:目前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其中半数左右是重症患者。精神病患病率由50年代的0.27%上升至70年代
新世界分享 386644电视剧天堂 3hhhhh 3yd8空姐 4001058003 4444kkkcon 健康网站huatuo.in 59.44.112.38 59.67.71.231 59.74.71.31 5akdy_com 5qbt

世界卫生组织(WHO)这样为“健康”下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能说是完全健康。

但有关的统计数字却令人震惊:目前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其中半数左右是重症患者。精神病患病率由50年代的0.27%上升至70年代的0.54%,80年代的1.11%,90年代更是高达1.347%。而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程度较轻的各种心理障碍(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患者,数量更加惊人,高达20%左右。有专家称,在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已经像伤风感冒一样常见。

目前,在我国疾病的排名中居首位的,已不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而是心理疾病。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心理卫生保健人员均和这种状况极不适应。一方面,综合性医疗机构对心理障碍的诊断能力普遍不高,上海仅为15.9%,其余则为漏诊和误诊。在我国综合医院的内科门诊中,有近一半的病人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精神科医生约1万人,其中仅半数受过正规训练。而正在执业的心理医生还不到2000人,平均每百万人口只有2.4名心理工作者。

为此,笔者呼吁,应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尽早将心理卫生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系。在制定“十五”计划的时候,应设计具有前瞻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方面的指标。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要尽快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心理卫生发展计划,首先在大、中、小学校加快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争取到2005年,有条件的中小学普遍开设心理卫生课程,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人员,开展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

要加强心理健康医疗人员的培训,促进心理医生的职业化,到2005年,把“平均每一万人口拥有的心理医生数”作为各地卫生部门的一项考核指标。

改变现行的综合医院与精神病专科医院分立,心理咨询从属于精神专科的医疗体制。拨出专项资金对心理卫生工作加以扶持,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加大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支持力度,在有条件的医院中增设心理门诊。

组织好每年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社会人群对心理卫生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全社会的心理健康。

(作者系社会学硕士)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