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7 12:0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扫扫二维码 新闻“动”起来 当今社会,很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有点小事想不开,就走极端。 为此,市人大代表、云岩区教育局局长宋成强建议,中小学应设置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岗位,预防学生不健康情绪发展成为心理问题。 宋成强在教育岗位工作多年。他发现,一些中小学生经常表现出厌学、焦虑、容易激动、郁闷等不良情绪,其中大多数学生不懂得通过交流等方式调节,而是闷在心里。久而久之,这些情绪会转变为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宋成强介绍,中小学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人格发展。而正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容易受到学习压力、青春期困扰等影响。 据相关资料显示,去年,我市就有学生因心理不健康而采取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的现象。为此,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了中小学德育安全网格化心理健康专项筛查工作,对学生心理问题作出研判并及时干预。 但是,由于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以至于评估及干预工作收效甚微。全市中小学生共63.7万人,而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只有196人,其中,专职教师仅61人。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由班主任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负责,不能对学生心理问题作出专业性辅导。 宋成强认为,学生产生不良情绪与老师采取的一些不尊重孩子个性的教学方法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如今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与同龄人、父母交流少,也是造成不良情绪的诱因。 “之前,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宋成强说,采用专业问题交由专业人员来做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由科任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方式还将带来一个问题——科任教师正常教学受到干扰,也无法投入大量精力去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此,宋成强建议,在中小学设置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岗位,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筛查不足,危机干预力度不够的问题。学校有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除了可以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心理困惑外,还可以辅导其他教师,告诉他们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合适的教育方法。此外,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为家长普及“尊重孩子个性”的观念,使家长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为吸引有专业资质的人才到学校任心理教师,宋成强建议,协调省市相关部门,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岗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体系,在教师岗位设置中,具体明确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范围、考核目标以及教研内容,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 本报记者 汤利 |
为什么你一想到上班头就疼,为什么待在办公室里你感觉很压抑?是工作太辛苦了吗,当然不是。下面教你几招让你喜欢上工作。…………[详细]
上班一族的12小时心理减压法 朝九晚五是很多上班族的生活,但是其实每天真正得到休息的时间是很少的。据统计,大多数的上班族...
如何消除女性心理的“性恐惧” 新婚的欢乐主要来自性生活,年轻人对新婚的憧憬也有很多原因是出自对性接触的渴望。但是在这个问...
教你快乐工作的8个心理小秘诀 为什么你一想到上班头就疼,为什么待在办公室里你感觉很压抑?是工作太辛苦了吗,当然不是。下面...
七大秘法 让你的内分泌乖乖听话 内分泌失调是许多人的烦恼。莫名其妙的发胖,面对爱人的不耐烦……这些生活中的隐患也许是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