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 “现有心理健康服务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迫在眉睫。”苏中华说,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社会心理疏导,是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公众幸福感的关键措施。 “我建议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在‘道德讲堂’和‘廉政教育大讲堂’的基础上,增设‘心理健康大讲堂’,为员工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服务,传授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苏中华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员工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全面普及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意识。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让人们都认识到精神卫生的重要性,积极自助,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不仅要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宣讲精神卫生知识,还要讲组建志愿者宣传队伍,走进社区宣讲。”苏中华建议,各社区或村委要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城乡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或基层综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站),协调组织志愿者,对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 本报记者 李倩 康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