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6 11:5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在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心理咨询机构的收费是与其运营成本相匹配的,因为机构要提供场地,要做好团队管理,要做好分配预约和后期档案处理,要从助理咨询师起做好人才培养,甚至要考虑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下滑对业务发展的影响。 “我在欧洲学习时的导师告诉我,一个训练有素的咨询师帮助来访者一个小时取得的报酬,应该够五六个人在中高档饭店吃一顿饭。”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主任方新认为,从保证咨询效果的角度出发,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不宜过低,更不应该提供长期的免费咨询。 然而,在高收费下,目前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比如业内人士介绍的,国内除了正规大学的研究生心理咨询方向培养心理咨询师外,大部分心理咨询培训都交给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而且授课老师流动性很大,师资是否具备授课资格也值得考虑。 “目前主要问题是心理健康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专业人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资本与行业管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对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评价无法承担重任。还有就是互联网的冲击、变化与心理健康理论、技术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说。 对此,徐凯文也提出了改善国内心理咨询行业混乱现状的建议: 坚持和完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培育体系,“具体讲,坚持10年来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已经发展完善的专业人员、机构、学校和继续教育项目的注册体系”;通过在各省建立督导点和实习机构来推动新手咨询师接受在督导下的系统实习,让新手在3至5年内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未来三年内至少还需要建立100个以上督导点和实习机构;注册系统需要改变思维,不仅是专业人员的注册机构,更是专业人员的培育机构,也就是要为新手咨询师提供在注册系统监督和规范下的系统的培养课程、实习机会、督导资源和继续教育项目;通过系统补课和督导下实践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国家更加严格的执照考试,获得在学校、医院和私人开业的资质和法律保护。 制图/李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