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0 11:1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2020 年疫情期间,各地加强多部门联动,为居民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在湖北武汉,当地组建心理救援专家组、心理救援医疗组、心理援助热线咨询组等专业小组;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服务志愿组织合作机制,形成连续完整的心理服务链条。 疫情之后,多部门、多组织的衔接与联动还需常态化进行。 更关键的是,疾病诊疗在医疗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其他非医学的干预措施在社会机构进行。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之间没有成熟的转介机制。 最后,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支付方。 在《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涉及精神心理服务价格项目的有 26 项,包括心理治疗、催眠治疗、森田治疗等;但仅有上海、广东深圳、北京海淀等地区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商保产品则大多将精神心理疾病排除在外。 不过,金方怡表示,从个人支付角度看,随着大众心理健康意识提升、消费能力增强,支付意愿逐渐增长,市场潜力大。 简单来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当前的连接效率不高,且存在薄弱环节。 怎样拉近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近年来,部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学校通过服务购买等方式,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等,为职工或学生提供综合的心理健康服务,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了各服务环节的衔接,并完善支付方。 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既然问题的一大症结在于连接效率不高,那么天然具有连接属性的互联网就能在此发挥巨大价值。 目前,业内已有简单心理、壹点灵等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对心理科普、心理咨询等进行了更高效的连接;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等获得精神科资质的互联网医院,还能对医疗服务进行连接。 作为综合型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企业,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京东健康以此前建设的精神心理中心为基础,推出了健康心理业务,上线心理咨询、心理课程,覆盖近 400 家心理咨询机构,由武志红等心理专家参与课程制作。由此,京东健康形成线上线下结合,医疗服务与非医疗服务结合的、更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生态。 在京东健康的心理健康服务生态中,用户遇到心理困扰时,首先可以通过图书购买或知识付费,获取对精神心理疾病或心理行为问题的更多认知,或者使用倾诉类产品,进行情感宣泄或情绪调节。 同时,用户使用京东健康的在线心理测评工具后,可作为下一步决策的参考。之后,用户既可通过遍布全国近 60 个城市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线上或线下的专业帮助;也可通过互联网医院获取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建议,目前,京东健康已聚集了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天津安定医院等的近万名精神心理科医生。 对于确诊精神心理疾病的用户来说,也可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在京东健康进行在线复诊,或根据需要,配合进行心理咨询。 当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还存在其他疾病时——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例如肿瘤等重大疾病伴随心理问题,京东健康还可联动多个专科中心,为患者进行 MDT 多学科会诊。 " 疫情之后,我们在用户运营过程中,接收到了广泛性的关于心理问题的服务需求。既有遇到心理困扰的普通大众,也包括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甚至躯体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皆有的患者。这些用户存在不同程度和内容的服务需求,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将精神心理中心的医疗服务延伸到了范围更广的心理健康服务。" 金方怡向动脉网介绍,同时,也在着手规划保险产品,以形成更具规模的购买方。 金方怡认为,当前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还存在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即: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产品还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为此,京东健康面向用户输出更标准化、质量更高的产品时,也将持续为合作方赋能,帮助合作方提升专业水平。 例如,京东健康可持续通过科普产品、评测产品,为心理咨询机构、医疗机构导入精准用户或患者;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与精神心理中心之间的转介渠道;设置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由精神心理科医生来讲解常见精神疾病的鉴别方法,以提升咨询机构的服务能力。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互联网平台可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搭建中发挥重要价值,并盘活涉及心理咨询、精神心理治疗范围的巨大市场。据头豹研究院行业报告预测,2022 年中国精神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级别,2023 年心理咨询行业整体规模将达到 953.4 亿元。 未来会是怎样? 未来,随着社会发展、精神心理疾病谱的变化,轻度精神疾病、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对相应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强烈。 搭建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既是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推动、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也是社会各个参与方发挥自身能量、获取相应回报的行业机会。 对医疗健康企业,尤其是能够起到高效连接作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而言,未来还能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提升服务广度与深度;并利用 AI、大数据等底层技术持续提升供需匹配,优化服务体验,前景可期。 我们也期待,通过各个参与方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大众对待精神心理问题不再谈之色变。无论是社会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认知、还是大众获取心理健康服务的便捷性,都如治疗小感冒一般平常。 *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