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

2017-01-31 12:2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
暖床侍妾 清湍鸣回溪下一句 清幽异梦 情定少林寺演员表 情迷但丁湾qvod 曲马多戒断网 泉店煤矿堵门 全息娇娃 群扑网 饶河教体信息网

由来

2000年,“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

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信任、友爱、宽容、尊重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选择“5.25”是为了让大学生便于记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随后,“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全国的高校得到认同,全国高校都利用这一天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导致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诱因

一、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二、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三、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五、情感困惑和危机

六、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

七、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八、就业压力

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与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大学生一些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他们的精神行为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

与之相对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处起步阶段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了3.4亿,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时,抑郁症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而中国大学生日趋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小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所作为。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问题上,不能仅仅只是开设几门课程或者建一个心理咨询室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而是应该把心理咨询室建“活”。现在高校心理咨询师都是“学院派”,真正为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因为实践经验不足而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高校心理咨询室除了要配套相关设备外,亟须加强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

普遍不愿正视心理健康问题 不愿去学校的心理辅导室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39.9%的受访者曾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34.38%的受访者表示,即使患上抑郁症,也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大学生中,33.6%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学校的心理咨询师,23.88%的受访者表示心情压抑会选择憋在心里,甚至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排遣。

王倩是甘肃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她曾在高三时患轻度抑郁症。上大学之后,她学会了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抑郁很少发作。但寝室室友之间的矛盾,一度让她陷入十分低落的状态。

“有一次我听到她们在寝室里说我的闲话,当时我就受不了了,连夜坐火车跑到了附近的一座城市。”再找到宾馆住下时,已经是深夜11点了,“因为又气又怕,一个人在宾馆哭了起来。”说到这件事,她的眼眶又湿润了。

即使到现在,寝室里的矛盾依旧让她郁闷,但提到求助学校的心理医生时,王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的私人问题不想让陌生人知道,而且我觉得让别人看见了很尴尬”。

相应的措施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环境文化建设

加强校内宣传橱窗的建设,广播电视、校园网等的建设力度要加大,广播电视和校园网要面向大学生群体,多展示学术知识和高层次的文化知识.

开展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建设好集服务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等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规划、建设好大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首先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次要加强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是指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领导与教职工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应该设置校长信箱、心理咨询信箱,让学生有机会诉说自己的苦恼.进一步丰富同学的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素质.再次可以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建立校、院分层次管理体系,开展学生的社团特色活动.

二、加强物质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离开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能是纸上谈兵. 从北京市属 67 所全日制高校中抽取 23 所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75%的兼职人员处于义务服务或半义务服务,57%的机构无固定经费,其中 28%无任何经费来源,经费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正常运转,形同虚设.

三、加强系统的管理制度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调查结果,有22.3%的领导回答没有建立考核机制,近 50%的院校未回答该项问题,说明有不少高校没有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考核机制.而实践中的许多漏洞,大多是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目前,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如心理咨询人员的进修制度和培训制度、心理咨询制度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和正规的发展.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