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咨询师解剖校园暴力 探询校园欺凌现象(2)

2017-02-03 15:2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字海燕认为,从学校方面来说,首先应做好校园欺凌事件预案,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警告、处分等,情节严重的应及时与相关法律部门进行联系。其次,做好家校
田中久一 黑帮高中豆瓣 黑道成王 黑木明纱快播 衡水热线欢迎你 洪荒第一仙 红灯中心中文版下载 红糖哥命丧街头 红糖哥事件主人公曝光 侯龙涛 冯云

  字海燕认为,从学校方面来说,首先应做好校园欺凌事件预案,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警告、处分等,情节严重的应及时与相关法律部门进行联系。其次,做好家校沟通,发现需要心理帮助及疏导的孩子和家庭,对其提供可行的帮助,班主任应多关注、联系心理咨询老师开展心理辅导等。

  在暴力事件发生后,家长需要积极地向学校反映,跟学校一起商量如何处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考虑是否需要报警,是否需要留存相应的证据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孩子是否受到严重的心理上的创伤,积极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建立应急处置预案

  德国:从人性入手,从源头上解决

  贵州海之源心理教育机构心理教育专家陈昌海介绍,在向他们咨询的案例中,有关“校园欺凌”的大概占3%左右。

  而一旦发生欺凌现象,自己应给自己一个期限去解决问题,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去解决,假如过了自己设定的期限仍不能解决就要及时的求助他人,可以向老师、同学、家长求助,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一起来解决问题。

  有的施暴者往往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家庭互动模式或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可能就是拳脚相向,如被家长、兄弟姐妹暴力对待,家庭环境缺乏爱和支持,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遭受委屈、积压情绪,却没有能力直接对抗欺负者,转而以同样的方式去欺负别的孩子。

  字海燕介绍,校园欺凌中的施暴者欺侮人的根本原因有四种:

  学校还要关注学生校外的表现,对学生校外行为进行管理,如果学生家长发现老师在校园欺凌方面处理不当,就可以向校长乃至地方教育当局申诉,以追究教师和学校管理疏漏的责任。

  此外,美国官方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网站,以及各类预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机构,很多公益性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控体系。

  被欺者多性格孤僻懦弱

  作为学校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参与的学生心理进行干预,对于目睹事件发生的学生或者班级的其他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消除学生们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公布学生救助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施暴者也是受害者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欺凌行为是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消极人格、认知特征与特定情境相互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根源是双方的消极人格、认知特点以及特定的情境。

  陈昌海认为,作为学校工作方面,还应加强教育导向,倡导人人和谐相处的校园氛围。通过家长会、班主任工作会等形式,对家长、学生以及教师进行经常性教育。另外,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培养学生们良好健康的心态、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挫折训练,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同时,还应加强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行为的边界和底线。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他在放学的路上被班上七八个同学用校服蒙住头拖到山上去打,被打得遍体鳞伤。”陈昌海说,这名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身体才逐渐康复,后来出现害怕去学校、在家不讲话等状况,变得自卑胆小,最后不得不休学。

  当孩子遭遇肢体上的暴力欺凌时,字海燕建议孩子首先需要有意识地保护好头部、胸腹腔等极易受伤的重要部位,并往人多的地方、街道或闹市区方向逃跑,如果身旁有手机,应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者拨打家长、老师的电话。

  此外,物质利益的驱使也会造成某些欺负行为。以及受网络、影视的影响,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模仿其中的暴力。

  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在暴力事件发生之前,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教会孩子如何避免暴力事件。同时,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孩子遇到的困难,帮助孩子有效应对,“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当出现‘被暴力’征兆时,应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汇报。”

  教职工集中学习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学校家庭双管齐下遏制校园欺凌

  他建议,作为一名学生首先要尽量避免引起欺凌的情景,要对事情的发展有一定的预判性,不让矛盾和冲突升级。

  字海燕说,这类学生通常不擅人际、拙于表达。“不擅于人际交流和沟通,也不太会表达自己的孩子,常常会给人一种好欺负的印象。在受欺负时,他们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反抗,或者来不及表达出反抗就又遭受到了欺侮。”此外,还有些内向、自卑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与欺负者抗衡。

  “总的来说,这些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律知识以及可行的方法技巧。他们在遭受到欺负时,维权意识薄弱,以为忍忍就可以过去。”

  同时,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这种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已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相帮,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公德。

  在教育者层面,强调教育工作者在关注青少年学生成长上的法律责任,拨付专项经费用于老师的培训,帮助老师掌握识别校园欺凌和进行早期干预和行为矫正的方法。

  施暴学生的父母要反省

  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各地各校要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逐级上报

  美国:立法先行,依照法律进行规制

  早在2000年到2002年,美国加州等15州就通过了禁止校园欺凌的法案,使学校安全成为法律规定的政府目标;明确学校在校园欺凌中的安全教育、管理和防范责任。

  陈昌海认为,校园欺凌的发生一方面与欺凌者心理的攻击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受欺负的人的应对方式有关,“比如有的会用语言激发对方的愤怒,有的明明知道是一次欺凌,也会为了显示不甘示弱前去,性格上的争强好胜导致欺凌发生。”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