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4 12:00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2.倾诉 可以向同事、家人、亲友尽情表达内心的感受,获取心理支持。 (二)工作内容。 三、恐惧与躯体反应 4.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适量运动 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适当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肉蛋鱼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保持适度、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有氧运动可以加强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还能降低精神压力,疏泄负能量,产生积极的自我感觉。 (2)回顾自己近1天内接触到的疫情信息,是否关注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具体危害,对夸大风险、渲染威胁的信息保持一定的质疑,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国家媒体、医生宣传的信息进行对比。 (二)情绪方面 祝卓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谢 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二)充分发挥“健康中国”、“12320”、省级健康平台、现有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和多种线上通讯手段的作用,统筹组织心理工作者轮值,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及时为第三级、第四级人群提供实时心理支持,并对第一、二级人群提供补充的心理援助服务。 我们可能会因为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情绪陷入思维的怪圈,比如对很多事情只能想到单一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往往是坏的。我们还可能无限地夸大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低估自己能够做的和改变的。 2.协助与外界亲人沟通,转达信息; 生命的救助,心理干预从未缺席!面对疫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担忧、焦虑、恐慌情绪肆意蔓延,侵扰着心理的堤坝,加重了疫情带来的伤害。为了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专家,配合国家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中有关公众心理社会支持内容,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为你的心理重筑防疫的堤坝。 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原则:解释劝导,不批评,支持就医行为。 4.继续做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 (一)积极联想法 |